(一)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。 时间安排是从开学到明年1月份,具体可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,理清常识,突破薄弱环节。以2010年《考试概要》为线索,以教程为依据,复习有关常识。 第二,抓常识的形成过程,强化常识的内在联系。对常识不但要了解是什么,也要知道为何,抓住常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形成常识互联网。 第三,进行梯级练习。所谓梯级练习就是将测试分为三种:第一种是以节为单位的入门知识测试;第二种是以课为单位的入门知识和基本能力练习;第三种是以单元为单位的综合测试。 第四,关注热门。每年的热门问题都是政治高考考试的重头戏,考生可打造一个时政百宝箱,将关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信息记录下来,并运用所学常识作简要剖析。 (二)二轮复习 全方位提高学科能力,学会解题办法。 时间安排是从明年2月至5月上旬,具体可分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,解剖高考考试考试真题,把握命题趋势。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试考试试题的剖析,全方位把握高考考试命题角度,多方位学会常识。 第二,在常识的准、活、精上下工夫。所谓准,就是能准确把握常识本身的意义和规定性,能区别相近、相似、易混、易错的要点。所谓 活,就是学活用活,既能把握常识之间的内在联系,又能准确迁移常识,转化、提炼常识。所谓精,就是对常识的学会要突出核心考点。 第三,强化热门,多角度练习。在二轮复习中,应付本年度的热门问题进行全方位梳理,总结出几个专题,把握热门问题的实质,明确主攻方向。 第四,综合交叉练习,全方位提升应试能力。近几年高考考试考试试题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常识的综合性强,突破课、单元、模块的界限,一道题总是既考查这个单元的常识,也考查另一个单元的常识,既考查这个模块的常识,也考查其他模块的常识。 第五,总结考试试题特征,学会解题规律。从选择题方面看,选择题一般会设置以下五种陷阱:1.以假乱真;2.张冠李戴;3.混淆主次;4.因果倒置;5.逆向选择。考生可依据选择题设置陷阱的特征来逐一破解。从非选择题方面看,非选择题的种类有文[HJ2mm]字表述型考试试题,有图、表型考试试题,有漫画型考试试题,但不管哪类考试试题,从宏观上都可以使用三步破解法解答。第一步,逆读。即先读设问,然后携带设问中的问题读材料,边读边考虑。第二步,确定常识范围。第三步,组织答案。 (三)三轮复习 考试前热身,模拟练习。 时间安排从明年5月中旬至高考考试前,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,筛选高效信息,确定主攻方向;第二,抓纲务本,回归教程;第三,甄选习题,进行考试前热身练习;第四,翻看错题本,防止旧错再犯。